- 你有沒有發現,當朋友遇到問題時,我們總能理性分析、給出聰明的建議,但當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,卻常常陷入糾結、無法下決定?
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 「索羅門悖論」(Solomon’s Paradox)。
索羅門的智慧與困境
索羅門王是《聖經》中最具智慧的國王,他最著名的判決是 「智慧審判」——當兩位母親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時,他提議將孩子劈成兩半,以此測試真正的母愛。
然而,這位智慧之王的私生活卻混亂不堪,他的國家最終也因內部問題而瓦解。
這正是索羅門悖論的核心——我們往往能理性分析他人的問題,但面對自己的困境時,卻容易被情緒左右,導致判斷失準。
為何我們容易陷入索羅門悖論?
心理學家伊格爾·格羅斯曼(Igor Grossmann)發現,我們在幫助別人時,通常能理性思考,從長遠角度評估問題;
但當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,情緒會佔據主導,導致判斷力下降。
冷系統 vs. 熱系統
當我們為朋友提供建議時,我們使用 「冷系統」——理性、客觀的分析;
但當我們遇到自己的困境時,「熱系統」啟動,讓情緒干擾決策。
研究指出,人們在解決別人問題時,會用更長遠的視角,而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,我們往往被當下的情緒淹沒,無法做出明智選擇。
如何破解索羅門悖論?
- 把自己的問題當成別人的問題來思考
試試對自己說:「如果這是朋友的問題,我會怎麼建議他?」這種 「自我距離化」 技巧能降低焦慮,讓我們以旁觀者角度思考。
- 轉換思維模式,避免非黑即白的選擇
許多決策不只是「A或B」,還可能有 更多選擇空間。例如,與其糾結「辭職還是忍耐」,不如思考:「是否能內部轉職?是否能先探索副業?」擴大選擇框架,能讓我們找到更好的解法。
- 書寫問題,減少45%的情緒干擾
研究顯示,將問題寫下來,有助於提升理性分析能力,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問題的本質。心理學家James Pennebaker的研究發現,透過書寫個人重要經歷的感受和想法,有助於促進身心健康、提升情緒覺察、表達和反思能力。
面對人生抉擇,用智慧破局
無論是職場轉換、關係決策,或人生方向選擇,學會從第三者視角看待自己的問題,將有助於我們做出更理性的選擇。你願意試試把自己的問題當成別人的事來想嗎?或者你有其他方法能讓自己更客觀地面對挑戰?
歡迎分享你的方式,讓更多人從你的經驗中獲得靈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