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立習慣3個實作有效又有感的方法
先講結論,這三個方法就是:簡單、從認同到執行、不要貪心。 ​ 去年我上了一堂線上課程,他是覆盤課。 ​概念很深刻,就是去檢視每天、每週、每月、每季你的生活如何分佈在日常,這個概念很好,每一刻好好的活著,清楚知道自己的時間花在哪裡,用了多久。前半段我幾乎跟滿跟好,覺得花錢上課就是要實作,這樣才有用。 ​然而因為表格的設計要拆解時數、列出代辦事項、並與時數相互對應等種種的交錯應用,我開始miss接下來的統計,忘卻自己實際花多少時間在哪些事上。後半段以慘烈的結果收場,打開後對著他發呆,然後再默默把他關起來,一路放生到了春暖花開的三月。 ​眼看著其他同學開始執行後生活有所改變,為什麼自己的執行力跟其他同學有點落差? ​時間來到3月的最後一週,有同學提供了自己覆盤的Notion...
閱讀全文
【Podcast】200集的覆盤反思3:給新手Podcaster 的3個建議
最近分享Podcast的內容時,有機會收到一些回饋與問題。 問題包括: 「如何從零到一?」、「怎麼獲得Podcast製作的資源?」、「如何穩定持續的更新?」、「如何用Podcast賺錢?」....等等。 在依序回答這些問題之前,有三個關鍵的建議的底層邏輯,可以在製作前先問問自己內心的答案,畢竟製作Podcast...
閱讀全文
tunnel, light, hope-3915169.jpg
【Podcast】經營Podcast遇到最困難的地方&如何克服?
200集《美麗人生冰蹦彩》podcast的節目裡,更新的規律如下: 一週兩更,一次單口,一次訪談。 單口節目為芳療生活與自我成長,內容來自生活周遭發生的一切。 訪談節目為自我成長與生活實踐,來賓來自生活中我能接觸到的人們。 200集的節目裡面,單口節目共有110集,訪談節目共有90集,訪談的人數共有75人。在兩年多的時間,在經營podcast的路上之的會遇到一些不容易的地方,其中又以「沒有想法」來的最恐怖,第二恐怖則是自己走很孤單,風太大忍不住就有可能被吹走~ 經營中最困難的地方來自: ▋沒有想法表示沒有內容 身為一個自媒體的經營者,內心有某個程度是因為有滿滿的想要跟身邊的人分享的內容,生活中的大小事,都可以成為發想點,從生活發想到要能提供聽的人有所收穫,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,不然別人為什麼要花時間聽你說,看你寫?特別要從我喜歡的芳療連結到生活,再從生活找出大家都能有的共感,在節目生不出來的時候,非常痛苦。 200集的過程中,有好幾次遇到當天需要上架,上架前一刻才錄好節目的狀態,原因不外乎,我不知道可以分享什麼有料、有趣、有獲得的內容。這件事讓我變得非常焦慮,週三上架的壓力,會讓我一整個禮拜彷彿只有週四能夠鬆懈,剩下的時間我都要思考,到底要講什麼?講什麼才會有內容?有收穫?有突破?在腦袋裡講是一回事,把思考的網狀內容用聲音敘述出來,在轉換之際特別不易。 沒有想法可以錄音這件事,讓我一週裡有六天都有Monday...
閱讀全文
image
【Podcast】經營Podcast最花時間的地方是哪裡?
這禮拜我上架了《美麗人生冰蹦彩》的第200集,並決定先休息一陣子,重新梳理節目的內容與方向。 停更對我來說有點不容易,看著數字不斷的累積,強迫症的我就想要繼續增加下去,但我想更多時候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理智線的介入後我決定先暫停一下。 (目前預計5/1開始新的節目上架,這段時間就好好的沈澱心情) —— 200集這一集簡單分享這段時間的心得,但我發現他的後座力對我來說其實還是很大的,於是我想換個方式,用文字的角度來採訪自己。在200集的過程裡有哪些印象深刻,會是值得覆盤之處。 Q:今天的覆盤反思題:經營Podcast最花時間摸索的地方是哪裡? A:對我來說最花時間是「節目的規劃」。 怎麼讓人想點擊進來聽,並且聽了之後有所收穫?這點成為經營到中段最常詢問自己的問題。 如何讓節目不是為了上架而上架?或是只是自己爽而已? 針對這個問題我做了一些功課,找出節目規劃的脈絡。 從聽眾的意見找到規劃的線索 我曾在節目裡放了問卷,詢問聽眾喜歡什麼樣類型的內容,慢慢得出一些答案: 精油的介紹與用來 24節氣的生活運用 某些特殊病徵裡如何運用精油改善身體狀況…等等 現代人文明病的緩和方式 有幸認識幾位定期收聽節目的聽眾,直接詢問他們也是很好的方式,了解他們想知道的內容,會比我大海撈針來的更容易(那天還聽到有人只聽小教室不聽訪談,真的讓我老淚縱橫啊!)節目規劃從這些角度出發,讓每集內容盡可能環繞在我們的生活周遭,而非高深艱澀的知識。 根本解大於症狀解 在準備節目的過程中,我發現與其提供「症狀解」,不如往上一層找出「根本解」,白話來說,比起生活上的調整,更多是心態上的重整。 例如皮膚過敏,這個看似「表皮」的問題,如果吃藥擦藥卻無法處理完全,背後的原因很常是因為「腸胃」出了狀況。往上再推一層,腸胃也跟情緒、作息有所關聯,檢討起當下的作息日常,有機會找出一些端倪。更多時候聽眾要的不見得是「知識」而已,能從生活中找到共有的困擾並試著小小改變,比較容易讓人聽下去。 於是我試著從步驟、方法的各種可能性前進,一步一步拆解,實作,這也讓我在後半段籌備節目時,沒有這麼辛苦了,分享議題的同時試圖在內容中帶入植物的角度,多一點純粹的感受,擁有不同視角,而非因爲所以。 自己喜歡也有實作過更能得心應手 當這次的主題是自己喜歡,同時也有經歷過的事件,籌備起來也輕鬆許多,喜歡讓我們在展開這個主題時能充滿動力,並且擴張不同領域,而實作能讓主題擁有更多的「人性化」,不會死板板。 個人品牌之所以迷人的其中一個原因,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驗與特色,因此同樣的議題得以擁有不同的呈現,而不再僅僅只是一味的標準答案,找出自己喜歡也有實作過的事情並且紀錄下來,他就可以成為節目很好發揮的主題了。 結論 覆盤思考後,發現最困擾自己的其實不是技術、剪輯的問題,這些在你有一定的熟練度後,花費的時間就會隨著遞減,如何讓節目能一直擁有「感覺」,反而會是更重要的事。 感覺不外乎:有興趣、有感覺、有經歷、有感受。 這四個元素環繞起來的,是個人的經驗與感知,這能讓籌備這件事減少空轉,確保產出的內容,是紮實的推進著並帶來碰撞的火花,擁有不同的生活經驗,能讓生命格外豐富,也能產出更多樣貌的作品。而上面的收穫,更交織在每集的內容中,因為經歷過,讓每段分享都是如此真實的存在並實踐著。
閱讀全文
image-1
【Podcast】節目推薦:《暢學宇宙》
今天要推薦的Podcast節目就是影響我做個人品牌很大的關鍵節目《暢學宇宙》。(因為喜歡所以真心推薦) 這個節目是由個人品牌祖師爺 #于為暢 暢哥所製作。 我已經忘記是如何發現這個節目的,當時只覺得這個祖師爺好瘋狂,人家是日更文章365天,他是日更podcast365天,夠狂了吧! 暢哥是啟蒙我做自媒體很大的推手。 從他的網站、部落格文章、podcast,圍繞著很多的個人品牌經營的點線面。 當大家都在講自媒體、個人品牌經營、網路創業、知識經濟的同時,暢哥早就在這個領域深耕多年了。 最狂的應該是他執行了完全訂閱制,連續三年天天日更,每篇文章都超過2000字,內容廣度和深度極高。 很多之前的文章就算拿到現在這個時間點來看還是能有很多收穫,就看讀者能不能實作了。 只能說如果我早一點發現暢哥的個人品牌,應該會在上班族期間,卯起來耕耘自己的文字與專業,而不會遺憾著怎麼2023年才開始鍛鍊大腦肌肉。 不過沒關係,做一件事最好的時機有兩個,一個是過去,而另一個則是現在,有想法現在去做,還不算太晚。 ————— 推薦收聽的三個原因: ▋人生迷惘時的安心丸 暢哥給我的印象始終是很有自信。 從他的頻道裡你能感受到這一點,而且這份自信他會希望你也能擁有。 從這個角度來看,我們能夠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,只是在成為之前,我們需要做些努力,而《暢學宇宙》就是扣著這些你可以做的努力下去發展。 裡面的內容就像一個百寶箱,探索著人生、成功、財富、金錢、快樂、健康、自雇還是受僱⋯等等面向,一天一集,找個可以實踐的關鍵點持續做,一年後的你也能變得不同。 ▋網路時代的燈塔 現階段的青壯年工作者,我想應該超過一半的人都有知識焦慮吧? 更多時候除了知識焦慮,也有很大的一群人在離職、轉職、創業裡來來回回舉棋不定。 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選擇? 制度下長大的我們,依循著穩定發展的人生模式, 好好念書大學/研究所畢業 求學結束好好找一份工作 穩定工作穩定升遷當主管職 在工作上穩定發展好好做到退休年紀 退休退休生活 所以之前的我們,曾經被潮流帶著考公職,彷彿這是最穩定的人生藍圖。 沒有追求公職的人,在一般企業裡努力工作,好好幹個幾年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總能獲得些經驗。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,隨著時代的演變,一份工作已經無法滿足不斷改變的趨勢。 前一段日子斜槓應運而生,不只是為了培養第二競爭力,更多時候也讓大多數的受雇者們,能有機會決定自己的職涯發展。 但大多時候,我們仍然載浮載沉。 迷惘著自己的人生,耗能又耗心的職場關係,或是不斷更新迭代的網路科技,像影如影隨形的追逐著我們。 《暢學宇宙》分享著許多事情的底層邏輯,有些技術我們不一定要跟好跟滿,卻能因為理解核心價值,而不跟著隨波逐流。 ▋有價值的事值得花時間累積 個人品牌也好,網路事業也好,整個網路世界瀰漫著一股賺快錢的潮流。 這是人性的弱點,也是賺錢的熱點。 於是好多的行銷術語還是業界行話就變成「七天讓你精通網路成為行銷高手」,或是「三步驟讓你用短影音累積上千名單」,還是「從零到x萬IG增粉的獨家技巧」⋯等。 也許開設這樣課程的人真的能夠用著幾個步驟達到快速增粉的效果,但更多他沒告訴你的,是在之前他做了多少的努力。 一窩蜂的想要「快速」獲得結果,結果卻是不入所想,現階段的「快速成功模式」,未必百分百適用每個人。 《暢學宇宙》裡沒有這些「快速」的按鈕,卻如實的分享執行改變的步驟。 如果你也想獲到改變,最好的方法就是穩穩執行。從執行當中縮小你與夢想的差距。 有價值的事值得你花時間累積,在過程累積,如同《納瓦爾寶典》裡說的:「迅速採取行動,並對結果保持耐心。」 ——— 如果你依然在人生的迷霧森林裡迷惘徘徊,找不到實踐的切角而困惑著,邀請你走進《暢學宇宙》,你能看見自己的北極星,儘管遙遠,卻清楚的閃亮著。 剛好今天是暢哥生日,也祝暢哥生日快樂 延伸訂閱 加入【暢學宇宙】正式會員:► https://wendellyu.com/cv/ 即可收聽會員限定...
閱讀全文
image
【Podcast】節目推薦:《下一本讀什麼》
今天要推薦的就是瓦基的《下一本讀什麼》。
閱讀全文
【Podcast】如何打造一個流暢的邀約訪談流程
流暢的邀約訪談總共有7個步驟,分別是: 1.好奇心>找來賓 2.邀請來賓 3.提供訪綱 4.錄音 5.剪輯 6.上架 7.宣傳 在上一篇提到邀請來賓可以思考的三個階段,今天針對邀約訪談流程裡的步驟來分析拆解。 延伸閱讀:如何挑選訪談來賓 邀約訪談1:好奇心>找來賓 每一個訪談對象,都有個共通點,就是有一個「不尋常」之處。 有來賓年紀很輕,正在職場上有著很好的戰績與豐功偉業,但他們用預備退休的角度來經營自己的人生下半場。 我好奇為什麼不是用斜槓或副業的方式經營人生? 有的來賓經營著家裡的傳統產業,那他要如何運用年輕一輩的視角看待傳統產業,並且走出自己的另一片天,我好奇創業的第一代不會阻止他嗎?或是他用什麼方式與長輩溝通獲得許可呢? 有的來賓從素人寫作到出書,甚至開了許多線上課程,並且持續推廣寫作改變人生的真理。我好奇這個過程是怎麼從零走到一?他們的路上挖到了什麼寶? 帶著想要知道怎麼辦到的心,我在網路上私訊了他們。 或是直接到能碰到他們的地方詢問訪談意願,也有可能是朋友的介紹,開啟後面的訪談之路。 邀約訪談2:邀請來賓 私訊來賓時,我會提供一封邀約訪談信給對方,內容分成三大段。 1....
閱讀全文
【Podcast紀錄】如何挑選訪談來賓?
上一篇我們提到關於邀訪來賓的三個核心思想,當我們找到自己為什麼想要去訪談的起心動念,下一個動作就是找到訪談來賓。 找訪談來賓,有幾種由淺入深的對象,可以依照目前你的個人狀態,選擇適合的人來上節目: 1.身邊的好友 可以觀察你周邊的朋友,有哪些人跟你想聊的主題有關。 舉例來說,我身邊現在有很多創作者、創業者、還有過去上班認識的上班族。 這些熟悉的面孔背後有什麼事我想探索的? 邀訪身邊的好友,有三個好處: 好友對談,就像聊天一樣,能自在地呈現聊天的感覺,不會覺得尷尬, 好友相較於陌生人,比較好約。 門檻較低,只要你願意打開好奇心,身邊每個人都有能夠探索的新鮮事。 對於剛加入podcast經營的人來說,身邊的好友無疑是最好的素材。 找身邊的好友來訪談,我覺得最重要的關鍵是: 他們本身有一個讓你足以好奇想要挖掘的事,和你想討論的主題有所關聯。 也許我可以聊聊女性創業,或是談談媽媽育兒的面面觀,或是女性斜槓與創業的大小事,放眼望去,這些人就在你的身邊。 2.好友的好友 當我們訪談完第一輪身邊的好友時,可以從第一層拓展到第二層,也就是好友的好友。 訪談好友的好友有幾個優點: 友人介紹,陌生感隨之降低,有點類保證人的概念。 有人介紹,表示已經有人體驗過了,在信任感累積的前提下,能夠幫助拓展訪談的圈層,會比單刀直入陌生開發來得容易些。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小宇宙。 小宇宙周圍有著不同的星球環繞,在這樣的前提下,好友的好友能拓展出更多議題與思考層級。 這點有機會擴展訪談的深度與廣度,讓你的節目有機會聊出新火花。 3.主題相關的前輩 不管你的主題是什麼,總有許多走在前面披荊斬棘的前輩們,前輩走過的路,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許多踩雷的機會。 透過經驗分享,能讓剛起步、走在路上、走了一段時間的人有機會少踩誤區。 從這樣的思維裡,可以開始請益找到相關主題的前輩,而大部分的前輩,都很願意提攜後輩,分享自己經營的思路與經驗。 有人可能會問,有的前輩根本不會想要理我,我該如何邀訪? 我的經驗是:找到與前輩的連結。 連結就是:買他的產品、上他的課、看他的書。 然後從這些產物裡,找到可以請益的機會,這點會讓你的邀約看起來特別有誠意,也更有突出性。 因為你嘗試並實作這個前輩走過的路,在過程會遇到一些問題,詢問前輩就能直接找到解決卡點的方法。 人之所以進步,是因為願意行動改變,而參與課程或購買產品,真正願意實作、重塑行為模式的人是少之又少, 而改變的關鍵就在行動裡。 同樣的一句話,也可以放在邀約裡。 結論 邀約訪談要提高成功的機率,關鍵在於打開好奇、建立連結、產生行動。 當你有了想要邀約的對象,想想看自己的好奇點在哪裡,這個好奇是你很想知道的。 下一步就是建立連結,從連結找到對方可以提供的幫助,最後一步就是進行邀約。 每一個想法都是透過行動來驗證可行性,這個不行,還有其他人。 過程中一定會經歷被拒絕,或是已讀不回,這個都是常態。 但你的邀約,會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、練習、實作,而找到屬於自己的SOP。 關鍵就是:「動起來!!」 延伸閱讀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製作Podcast的從零到一,歡迎參考以下主題連結: 從Podcast出發的個人品牌經營?...
閱讀全文
1 2 3 4 5 6 7